潔凈手術部環境控制措施
20-08-06
潔凈手術部正式運營以來,工作重點轉移到驗收與驗證新型手術環境控制質量以及對提高手術質量與降低手術部位感染的層面上。此時國標《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GB 50333- 2002 頒布,由于《規范》第十章提供了完善的驗收體系,特別是塵埃濃度與細菌濃度兩項指標驗收,保證了手術室關鍵部件送風天花的驗收質量。
從施工、驗收到運行、管理的全過程,深深體會到潔凈手術部的環境控制技術并非僅僅增加了高效過濾器,也并非是僅僅是空氣凈化,而是通過一項綜 合控制措施。主要體現如下的措施:
(1)利用建筑設施、功能分區與物理隔離,減少生物負荷;
(2)合理的平面布局與空間劃分使人群少接觸或不接觸致病菌;
(3)合適的溫濕度控制降低人的發菌量,抑制病菌繁殖;
4)人流、物流的流程控制消除交又感染的可能性:
(5)控制埃與水分(或高濕度)使致病菌失去定植、微生的條件:
(6)采用新風稀釋、過濾除菌、氣流技術來降低放病留濃度:
(7)有序的梯度壓差控制消除致病菌傳播的風險:
(8)局部排風將污染源在尚未擴散之前直接排除。
(9)良好的衛生、舒適、健康的環境(包括良好的空氣品質)提高醫療效果、有利康復、增強免疫、減少感染。
由此可見,其控制思路并非直接殺滅感染菌,而是采取消除病菌發生、繁殖以及傳播的條件,或降低人員發菌量、稀釋病菌濃度去保障醫療空間,從而達到感染控制的要求。即重在事先阻止病菌進人醫療空間,使人群少接觸或不接觸病菌,使感染風險因索處于受控狀態,有效地降低了風險,而非事后對進人的病菌進行殺滅的傳統思路。因此,將潔凈手術部誤同于僅僅是空氣凈化并不合適,而對高風險手術來說,高效過濾除菌是提高手術質量的一-項最有效、最安全的保障??傊?,《規范》是以建筑設施與工程措施為主的綜合控制技術,不僅有效保障醫療與感染控制,而且徹底改變了該院過去依賴化學消毒與紫外線輻照傳統消毒方式。
潔凈手術室能滿足手術過程對溫度、相對濕度、無菌程度與正壓控制的各種要求(甚至一些特殊要求),提高了手術質量,這是有目共睹的。至于是否同時可以降低手術都位感染率,還是有不同的意見。因為涉及手術部位感染的因素太多了。手術部位的感染源主要有患者、醫護人員及環境。感染的外源途徑主要有手術室環境、手術室人員、所有醫療器械、外科醫生和其他醫護人員;內源途徑主要有患者自身的皮膚或手術部位的菌群以及自身狀況。其中手術室所用器械被手術室內懸浮菌污染也被越來越多的中外感染控制專家所關注。
該院感染科對手術部建設前后的手術部位感染率進行了長期監測。手術部位感染定義與統計完全依據《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將手術部位感染分為表淺手術切口感染、深部手術切口感染、器官(或腔隙)感染3個層次。手術部位在術后1個月內出現膿性分泌物、膿腫或蜂窩組織炎,即被定義為手術部位感染以。監測數據分別按I類切口(無菌切口)、I類切口(可能感染切口)和Il類切口(勢必感染切口)進行統計。
2001年在潔凈手術部尚未建設以前,該院手術室采用傳統的消毒方式,手術部位感染率監測(見表6-16)雖然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對該院控制目標并非令人滿意,手術對象畢竟是人,盡量減少對患者的傷害、保障醫療安全是醫院永恒主題?;瘜W消毒的殘留也會對環境、對人嚴生負面效應。表616中“甲”為無手術部位感染、“為輕成術都位感染(儀輕微紅腫),“丙”中度及以上手術部位感染(出現化膿)。因此感染化膿率是統計手術部位感染的一項重要指標,以此作為統計數據。
在2002年潔凈手術部正式運營以來,由于法凈手術室可在手術全過程實施動態控制,手術邵位感染率明顯下降(見表616),主要體現在I類切口。I類和Il類切口本身已被污染,空氣途徑污染控制作用不大。盡管涉涉及手術部位感染風險因子很多,2001年手術部位感染率為0. 35%,2002年降至0. 32%,2003年進步下降至 031%,
隨后基本保持穩定。監測表明特別對大切口、長時間、感染風險大的人群的手術部位感染控制有特殊意義。而且明顯縮短了換臺手術的時間,有效保障下一臺手術環境的控制。 至2009 年全院手術量已達18712例,手術部位感染率已穩定在一個很低的水平了,潔凈手術部發揮了很大作用。2001~2003 年,I 類切口手術部位感染率的變化反映如圖6-9所示。